第5o1章 三农问题(2 / 2)

加入书签

p>等形象又尖锐的比喻,让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几位领导相互交换着眼色,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陆家贵抛出了一个更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最后,我想谈谈农民的养老问题。”

他语气沉重了些:“我们这一代,以及上一代的农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缴纳公粮(农业税)等方式,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和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牺牲。

现在,国家经济展了,财力增强了,不能忘记他们。”

“光是免除农业税还不够,必须考虑建立和完善覆盖全体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而且,”

他加重了语气,“我有一个或许不太成熟,但自肺腑的建议:在未来调整养老金时,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年度涨幅,绝对不应该高于农民养老金的涨幅,不能再次扩大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比例!”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打破常规思维的建议,许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觉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高,养老金水平高是理所当然的。

陆家贵继续阐述他的理由:“理由很简单,第一是公平补偿。

农民过去做出的贡献需要被看见和回报。”

“第二是缩小差距。

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养老待遇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三,提高农民养老金,实际上也是提振农村消费、激活内需的重要途径。”

“农民手里有了更稳定的预期和更多的钱,才敢消费,才能更好地享受经济展的成果。”

他总结道:“总之,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有系统的、长远的眼光,要避免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出更多新的、更棘手的问题。

城镇化、资源分配、社会保障,这几方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展。”

陆家贵的言,没有引经据典,却句句切中时弊,提出的观点既前又务实,充满了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和作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他的言结束后,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虽然他的某些观点在这时时看来颇具争议,但其展现出的远见和担当,无疑给在场的领导和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议结束后,一位中央领导特意走过来,握着陆家贵的手说:“家贵同志,你的言很有见地,也很坦诚。

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陆家贵谦逊地表示:“我也是贵州农村出身的,我只是根据平时的观察,说了一点个人的浅见,希望能为国家的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这次座谈会,让陆家贵不仅在商界,更在高层政治圈子里,进一步树立了“有眼光、敢直言、有担当”

的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