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明天会更好,全球华人心连心(5 / 8)

加入书签

也有些担忧,别到时候门票卖不出去啊,或者无法卖光。

    他们已经做好了发动所有在香港自己人买票的准备,势必不能让这件事掉地上,那些右派势力都等着看他们笑话呢。

    8月5号是正式售票的日子!

    8月4号,魏明在一家酒店见到了台湾来的歌手~

    他叫陈彼得,43年生人,就是在成都出生的,那是他母亲的故乡,父亲则是个空军。

    后来因为战争,他和父母来到了台湾,生活在眷村。

    年轻时候陈彼得也是组乐队的,跟一个叫陶大伟的人,陶大伟有个儿子叫陶吉吉。

    虽然后世陈彼得名气不大,但此时知名度很高,他的《含泪的微笑》在台湾大街小巷中传唱,还有一首《阿里巴巴》也红极一时。

    不过他既是歌手,也是作曲人,经常给别人写歌,比如费玉清的《一剪梅》《几度夕阳红》,刘文正的《迟到》《一段情》等,这也是他知名度没那么高的重要原因,经典都给别人唱了。

    后来88年两岸放开,陈彼得马上就返乡了,然后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大陆。

    此时他也是心系大陆,很早就从国外报刊上得知了四川洪灾的事情,为此非常担心,还发表了一些希望台湾人民给大陆捐款的提议。

    然而响应者寥寥,台湾人民早就学乖了,那三年的时候他们就捐过,结果呢,没用掉多少,剩下的都进了蒋家的腰包。

    不过他的提议倒是被魏大爷注意到了,于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去香港吧,其余我帮你搞定。

    初次见面,陈彼得道:“对于魏明先生的才华我是非常敬佩的,你的那几首国语歌,还有这两首英文歌我都听过,尤其是最近的那首红毯神曲,实在是我辈所不能及的,但我自己也是音乐人,你的歌我就不要了,要不然回了台湾不好交差。”

    魏明哈哈一笑,自己都要把《一剪梅》掏出来了。

    “那好吧,感谢陈先生的大义相助。”魏明紧紧握住陈彼得的手。

    陈彼得道:“不过还请魏先生帮一个小忙。”

    “您说。”

    陈彼得:“当年来台湾,我外婆和弟弟都留在了大陆,之后三十多年断了联系,也不知道外婆是否还在世,弟弟在这场洪灾中是否生还,所以等洪水退去之后,能不能帮我找找他们。”

    魏明就四个字:“义不容辞。”

    听到魏明掷地有声的承诺,陈彼得把一张纸给了他,上面有地址,还有外婆和弟弟的名字。

    之后陈彼得随魏明来到一个演练场,参加第一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