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他虽然不在香港,但香港到处都是他的传说(5 / 8)
确定这房子是属于姑姑和姑父的,而且没有其他继承人。”魏翎翎简单说了一下今天的成果。
老魏补充:“而且确定归还不等于真正归还,还要给在里面办公的单位找好办公地点才能退给咱们,那时间就没准了。”
魏明问:“那我们要等多久啊?”
魏翎翎歪着脑袋:“短则三四天,多的话,十天半个月吧,这还只是确定归还的时间,等确定了我就走,后面的事委托老费办好了。”
这下子魏明也瘫了,他想家了,想雪姐,想霖姐。
~
“不知道阿明有没有想自己。”香港的小阿敏看着窗外的落日思念着那个男人。
暑假真是难熬,不过之前几年的暑假没这么难熬啊,而且明明家里还更有钱了。
随着一声开门的咯吱响,妈妈回来了,而且还带了一份报纸回来,但啥也没说。
周惠敏过去瞅了一眼,发现是一份《明报》,头版竟然是关于阿明的!
之前亦舒写的阿明的事都没放在头版,阿敏又看了一下,呀,竟然是金庸先生亲笔!
难怪。
这是金庸北上的第一篇文章,全港的精英阶层和富豪阶级都在等着看。
然而这一篇文章都还没写到和燕京高层的见面,他先是讲了飞机上,汽车上的见闻,细致描写了燕京的夏景,然后在酒店遇到了魏明,并求证魏明的另外几个笔名。
魏明亲口承认,魏什么,魏狂人,包括英文笔名y都是他,另外他还有个写歌的艺名“阿明”,在香港写过几首脍炙人口的国语歌和粤语歌。
所以金庸的标题是“何止一气化三清,魏明,魏什么,魏狂人,阿明,y都是他!”
看到这篇文章,周惠敏激动地都不想吃晚饭了,阿明的耀眼终于不再只有她一个人看到了!
现在全香港都知道阿明有多了不起了!
之前魏明就是魏什么并没有实锤,现在金庸背书,那肯定没问题。
当然,“全香港”只是阿敏的一厢情愿,《明报》的发行量没那么强,平时也就十万出头吧,遇到热门事件能有个十万四五,不过用户群都是白领和精英。
所以这篇文章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消费力最强的一群人都认识了魏明,知道了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有些恃才傲物。
在文章后半段金庸用“一人可抵香江四大才子”来评价魏明。
魏明先是谦虚了一下,然后就开始狂了,自称单项不如金庸、黄霑和蔡澜,但说起科
↑返回顶部↑